78小说网

第93章 大禹导洛 天堑通途 (第1/2页)

天才一秒记住【78小说网】地址:www.shuainanshuo.com

十一工程局的廉队长见到苗茁壮很是激动,“哎哟,苗书记,解主任,梁局长,这天冷路滑你咋来了,太辛苦了。”一个劲地拉住苗茁壮的手让住室里取暖。苗茁壮说,“你们十一局工人夏天冒酷暑,冬天战严寒,为我们文祥人架桥铺路做好事,战天斗地不畏苦,不畏难,彰显出了大国工匠精神。这个冬季,天气异常寒冷。西北风刀子似的刮过行人的脸,枯枝无力地吱吱作响,做着最后的挣扎。出门办事的人们用大衣将自己捂得紧紧的,瑟缩着身子在路上匆匆行走。可你们还要在这天寒地冻,大雪封山中还要守护工地,你们是天底下最美的人。”廉队长、杨队长、呼工程师连声道谢,“谢谢苗书记的关怀,我们一定把你们的关怀化作前进的动力,为早日建好大桥,造福两岸群众而克难攻坚,砥砺向前。”苗茁壮说,“目前寒风凛冽,气温低下,工人师傅们一定要吃好穿暖,保障好身体不被冻伤,毛衣毛裤要穿好,手套帽子要戴好,在允许的情况下,清扫积雪、清扫道路、清扫工地上有关设施的积雪。无论是清理积雪,还是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,安全为第一要务,以安全促生产,以生产保安全。增强安全生产的内生动力,为一桥飞架南北,天堑变通途而重任担当,为我们的山山岭岭增添万种妖娆。”苗茁壮站在路北桥墩上俯瞰,崇山峻岭银装素裹,大地一片银白。寒风呼啸,树木摇曳,好一派北国风光。滔滔洛水在白雪的映衬下滚滚向前。据当地人传说,洛河本来是从辛庄,玉皇庙坡径直奔流的。由于村庄较多,伤及无辜,大迁徙工程量大。后来大禹现身此地,挥巨斧在山脊上劈出一道沟,把神头山劈为南北两开,使水头又拐了一个急弯,就形成了现在的状态。漫山河而下,流至洛阳,到巩义洛口北汇入黄河,全长453千米。

如果站在五龙河口之上俯视,便会发现,这儿就像一只倾倒的漏斗,大口在西,东边的峡谷便是一道细长的颈。洛河水从这儿顺着瓶颈往东流。这个瓶颈,当地人称它大禹沟。

五龙河口北岸的崖壁上,镶有“神禹导洛处”的碑文。专家介绍,当年修建水库时为了保护文物,把大禹沟悬崖上的真迹复制过来。悬崖上的古“雒”字样,相传为大禹亲手篆刻。清代知县刘应元于清道光二十九年(公元1849年)在五龙河口凿石刻诗,并在河西崖壁留下大型摩崖题记“神禹导洛处”。

碑的下半部分是迁移碑文,记载如下:“神禹导洛处”摩崖题记,原在县城东20公里洛河镇五龙河口峡谷悬崖峭壁上。史传尧舜间洪水泛滥,万民忧患,禹受禅后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新书推荐

穿越兽世:灵泉空间有点田 终焉之日,我将复苏 快穿之我在小世界也要过上好日子 反手上交位面超市,华国腾飞了 快穿:这个炮灰不仅强,还杀疯了 影后与歌王的暧昧日常 穿书八零:假千金混得风生水起